践行活动式学习,培养地理实践力 山东省威海市古寨中学 苗妮莎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与模式下,学生往往从课本上汲取知识,由于缺少实践环节,他们对很多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,更谈不上灵活运用,因此常常感叹学习的都是“死”知识,是“没用”的知识。新课标提出了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,其中就包括地理实践力,它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、社会调查、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。近年来,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地理实践活动,丰富了地理课程内容,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,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。 【亲,论文的写法提示。围绕题目分3-4个分论点。每个分论点要表达一个观点】 【论述论点的时候,第一写理论依据,如为什么要自制教具,理论根据是什么,结合课堂教学或者结合网上理论资料。第二写例子,也就是案例,如自制地球仪,第三写自制教具对教学的补充作用。】 【每一个分论点都是这个流程写,按照我给你修改的第一个分论点,你自己修改后面的,我地理知识都忘记了,你可以写的不是很条理,但是要碎碎的把做的都写出来,我负责加工。】 【每个分论点要与题目相呼应,你原来第二个标题,地图,让生活更精彩,与中心有什么关系?么有认真推敲哈。】慢慢修改,不要着急给我, 一、自制学具,培养地理实践力 初中低年级学生立体思维能力较弱,一开始学习地球、地图等方面的知识很难在大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构架,于是我们抓住了学生好奇心强、活泼好动的特点,让学生动手自制学具,将抽象的立体的知识转化为具象的身边的知识,这个过程既是一个手脑并用、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的过程,也是学生有所发现、有所发明、有所创造的过程。例如:制作简易地球仪,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,合作探讨材料工具、实施方案等,然后在交流展示过程中不断地修改、完善。待最终方案确定以后,组内成员便分工协作,完成地理学具。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,大家就一起协商解决,仍旧无法解决的,同学们会主动寻求其他小组或老师的帮助,最终制作出自己的成果。 除此以外,我们还进行了“制作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学具”“利用山体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”“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制作山体模型”“制作澳大利亚地形模型”等。学生自制学具,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,如利用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制作山体模型,学生对等高线的认识不再是纸上谈兵,对山脊、山谷的区分不再混淆。地理小制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,巩固课堂所学的地理知识,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、创新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习惯。
|